close
轉載-娛樂新聞-獨立音樂 空間何在?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7月13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王乾任】
日前,四百多名台灣音樂人齊聚立法院,五月天的瑪莎也低調現身,為Live Band展演空間請命,拒絕讓不合時宜的舊法規綁死了發展獨立音樂十分重要的Live Band展演空間。
事情是這樣的,Live Band表演空間「地下社會」六月起多次遭到臨檢,以違反營業項目、消防安檢等理由開罰,業主不勝其擾,最後決定停業。堪稱台灣獨立音樂搖籃的「地下社會」,是許多音樂人與樂迷的「聖殿」,停業消息一出,引發許多音樂人與樂迷的不滿,作家歐陽靖更直接嗆政府:「沒有獨立音樂,就不要談文創。」
「地下社會」的問題,我私自猜想,可能與師大夜市有異曲同工之妙,也就是經濟學說的「僻鄰效應」,當地居民不勝其擾(不一定是音樂聲擾民,也可能是出入份子的喧嘩擾民…)而去電檢舉,要求處理;非當地居民的樂迷、樂團卻十分推崇而愛護(但是這些人可能根本不住在展演空間附近)。
政府單位不能只是消極的搬出既有法規,依法行政,特別是用以對付對台灣文創產業發展有特殊貢獻的單位,必須更為積極,勇於任事。如果的確是「地下社會」附近的居民不滿而一再檢舉,政府單位應成為商家與居民之間的溝通橋樑。如果「地下社會」的確有法規上的問題,政府單位也應通盤地幫助業主找尋解決對策,看是推動法令修改,還是幫忙尋找適合的地點,勸導、遊說搬遷。絕對不能只是「樂觀其成」,如果政府真心誠意地想要發展文創。
不久前才結束的第二場文化國是論壇,文化部長龍應台曾表示,如果有必要,文化部可以補助獨立書店,讓獨立書店下鄉。獨立音樂也是多元音樂的搖籃,獨立書店與「地下社會」這類的Live Band展演空間,兩者其實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以空間的力量來支持獨立、小眾、非主流的藝文創作。曾經的
日前,四百多名台灣音樂人齊聚立法院,五月天的瑪莎也低調現身,為Live Band展演空間請命,拒絕讓不合時宜的舊法規綁死了發展獨立音樂十分重要的Live Band展演空間。
事情是這樣的,Live Band表演空間「地下社會」六月起多次遭到臨檢,以違反營業項目、消防安檢等理由開罰,業主不勝其擾,最後決定停業。堪稱台灣獨立音樂搖籃的「地下社會」,是許多音樂人與樂迷的「聖殿」,停業消息一出,引發許多音樂人與樂迷的不滿,作家歐陽靖更直接嗆政府:「沒有獨立音樂,就不要談文創。」
「地下社會」的問題,我私自猜想,可能與師大夜市有異曲同工之妙,也就是經濟學說的「僻鄰效應」,當地居民不勝其擾(不一定是音樂聲擾民,也可能是出入份子的喧嘩擾民…)而去電檢舉,要求處理;非當地居民的樂迷、樂團卻十分推崇而愛護(但是這些人可能根本不住在展演空間附近)。
政府單位不能只是消極的搬出既有法規,依法行政,特別是用以對付對台灣文創產業發展有特殊貢獻的單位,必須更為積極,勇於任事。如果的確是「地下社會」附近的居民不滿而一再檢舉,政府單位應成為商家與居民之間的溝通橋樑。如果「地下社會」的確有法規上的問題,政府單位也應通盤地幫助業主找尋解決對策,看是推動法令修改,還是幫忙尋找適合的地點,勸導、遊說搬遷。絕對不能只是「樂觀其成」,如果政府真心誠意地想要發展文創。
不久前才結束的第二場文化國是論壇,文化部長龍應台曾表示,如果有必要,文化部可以補助獨立書店,讓獨立書店下鄉。獨立音樂也是多元音樂的搖籃,獨立書店與「地下社會」這類的Live Band展演空間,兩者其實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以空間的力量來支持獨立、小眾、非主流的藝文創作。曾經的
▼0則網友回應▼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