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載-娛樂新聞-時間裡的癡人 重逢片刻空白

台灣立報 - 2012年7月15日 下午8:08
相關內容 放大顯示時間裡的癡人 重逢片刻空白
時間裡的癡人
作者:珍妮佛.伊根
出版社:時報出版
ISBN:9789571355931
【本報訊】《時間裡的癡人》藉由一個搖滾樂的世界,描述音樂與時間的交錯:高峰樂段的神奇停頓、人生的大起大落、沒有絕對的起點與終點。愛麗森.布萊克是個12歲的女孩,他哥哥霖肯有輕微自閉症,喜歡聽搖滾樂曲。霖肯說偉大的搖滾樂曲,經常會出現很棒的停頓,有時幾秒,有時長達數十秒。「有時你以為樂曲結束了,其實沒有。」顯然所有的歌曲都會結束,但當他把每首歌的停頓做成無限循環的樂段重覆播放,愛麗森愛死了這些停頓片段。於是她用PowerPoint將霖肯的音樂研究,寫成「出現很棒停頓的搖滾歌曲」報告。「這些停頓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就在這裡,她發現了時間的祕密。
推薦文
時間暴徒的敲門聲
吳明益(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副教授)
我是聽卡帶長大的一代。黑膠唱片和卡帶的特色之一就是,聽完一面得翻轉另一面。在「翻面」的過程中,音樂與音樂間的空白出現了,這個空白甚且不是音樂本身的空白,而是音樂跟聆聽者生活空間所交織出的「新的空白、新的停頓」。
到柏林前我已讀完《時間裡的癡人》(A Visit From the Goon Squad),又在第一周調整時差的睡前時間,片段片段地再讀一遍,並試著在電腦上把所有的人物關係畫成簡圖。這部小說,或許可以簡單地說是一個稱為「燃燒的假陽具」的年輕樂團,和一個「骨頭輕如羽毛,碎了就難以癒合」的紅髮女孩莎夏為核心,發展出的情感故事。時間則從1970年直到2020年左右,從「後嬉皮」時代,到我們前頭的未來,裡頭至少包含了三代人情感的青春歲月,以及成年後人生的微妙改變。
這樣一部小說由庸手來寫,那就只能是庸俗的套路而已,可是在臺灣或許不具任何知名度的傑出小說家珍妮佛.伊根(Jennifer Egan)筆下,就變成一新我們小說閱讀經驗的作品。
在這十三章的小說裡面,再分為A、B兩面。作者用了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全知觀點等敘事角度,有時心靈獨白、有時是報導體,第十二章甚至是以簡報(PowerPoint)的方式來呈現,第十三章則採用簡訊來推動故事……。最讓人訝異的是,以這麼多樣的手法來結構這部篇幅不算長的小說,卻不會讓讀者有炫奇或違和之感,反而在每個故事裡,讀者都能感受到一股無形卻摧折人心的力道。
我常想,一部能雅俗共讀的
▼0則網友回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onews 的頭像
      gonews

      gonews - 新聞速看&分享網友評論

      go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