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載-生活新聞-從教室出走 大陸現自學潮

台灣立報 - 2012年7月24日 下午10:27
相關內容 放大顯示從教室出走 大陸現自學潮
【編譯陳玫伶綜合外電報導】種蔬菜、烹飪、釣魚和舞蹈是雲南大理市一個社區內的自學課程。宋夏豔在社群網站豆瓣上的自我介紹寫著:「我來自廣東省,那裡的人什麼都吃。現在,我吃自己種的菜。」
凝聚資源 20個家庭集體學習
為了給女兒一個快樂的童年,2010年時,38歲的宋夏豔決定從廣東搬到大理,加入網路流行的學習社群。根據《中國日報新聞網》報導,宋夏豔的教育理念是讓孩子儘量親近自然中感興趣的事物,漸漸地,她開始有了「蔬菜超人媽媽」的稱號。
目前共有20個以上的家庭受到宋夏豔的理念吸引,搬到大理一起自學。約有一半家庭住在一起,共同耕耘0.27公頃的土地,他們經營蔬食餐廳;其他家庭則住在大理各地,每天通勤到學校。
▲主流傳統學校未必符合所有孩童需求,中國大陸的自學族群日益增加。圖為雲南省大理市附近的中學在上化學課,圖攝於2007年2月28日。(圖文/路透)
每天早上,學生先從土地耕種開始,一至兩個小時後,他們閱讀喜愛的書本、一起烹調午餐。其他課程還包括音樂、舞蹈和手工藝。學生和教師幾乎每週都去釣魚和健行。宋夏豔不是唯一的教師,教師群還包括其他家長、大學生志工和地方藝術家。學校沒有固定的課程和作業。她坦白地說:「我們是逃脫正常教育系統沈重負擔的族群,我想給女兒一個快樂的童年,我不在乎學歷!」
辭掉工作 全心投入教育中心
搬到雲南之前,宋夏豔在外商企業擔任高級專員,丈夫則在銀行工作。她說:「我們過著汲汲營營的生活,就跟一般白領階級一樣,沒有時間聞聞花香。」最讓宋夏豔夫婦困擾的是女兒希希,她有不愉快的童年,因為在學校課業表現不佳,11歲的希希轉學兩次,與同學相處也發生問題,希希說:「我和同學處不好,他們不是我同學,他們是我的敵人。」
宋夏豔記得,希希四年級時,每天都有寫不完的作業,老師要求他們抄課文許多遍,把內容默記在心,女兒鮮少能在11點以前就寢。希希從此變得孤僻,不愛說話,經常不留意旁人說的話,也常常分心。宋夏豔在工作崗位上擅長訓練新進人員,她說:「獲得別人的尊重與學歷無關,一個成功的人有尊嚴、人格,還有他們懂得如何過生活,我女兒
▼0則網友回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onews 的頭像
      gonews

      gonews - 新聞速看&分享網友評論

      go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