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載-健康新聞-本土漢他病毒現蹤 高衛生局籲民眾滅鼠
新頭殼 - 2012年7月12日 下午10:39
新頭殼 newtalk 2012.07.12 金名/高雄報導
高雄市阿蓮區一名63歲的養豬老翁腳踩老鼠而被咬傷右腳大拇趾,出現發燒、腸胃道不適和嘔吐等症狀,確診為首例本土漢他病毒出血熱,衛生局呼籲民眾滅鼠。
衛生局指出,漢他病毒出血熱是經呼吸道吸入鼠類分泌物(如尿糞等含漢他病毒的體液)或飛沫感染,患者死亡率約10%;通常在感染後5天到3週會出現發燒、疲倦、肌肉疼痛等症狀,出血症狀可能在第3到6天出現,以後可能出現蛋白尿、休克、急性腎衰竭等症狀。
衛生局表示,良好的環境衛生及滅鼠是防範漢他病毒的最佳方法,只要民眾落實防鼠的「三不政策」: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清查環境中可能讓老鼠入侵的途徑,可能躲藏的死角,廚餘或動物飼料妥為處理,就可防止鼠害與漢他病毒的威脅
高雄市阿蓮區一名63歲的養豬老翁腳踩老鼠而被咬傷右腳大拇趾,出現發燒、腸胃道不適和嘔吐等症狀,確診為首例本土漢他病毒出血熱,衛生局呼籲民眾滅鼠。
衛生局指出,漢他病毒出血熱是經呼吸道吸入鼠類分泌物(如尿糞等含漢他病毒的體液)或飛沫感染,患者死亡率約10%;通常在感染後5天到3週會出現發燒、疲倦、肌肉疼痛等症狀,出血症狀可能在第3到6天出現,以後可能出現蛋白尿、休克、急性腎衰竭等症狀。
衛生局表示,良好的環境衛生及滅鼠是防範漢他病毒的最佳方法,只要民眾落實防鼠的「三不政策」: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清查環境中可能讓老鼠入侵的途徑,可能躲藏的死角,廚餘或動物飼料妥為處理,就可防止鼠害與漢他病毒的威脅
▼0則網友回應▼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