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載-社會新聞-震後兩年半 海地漸回正軌
中央社 - 2012年8月20日 下午11:09
相關內容
放大顯示震後兩年半 海地漸回正軌
(中央社記者江今葉海地太子港20日專電)前年初一場規模7.0的地震,讓海地首都太子港到處斷垣殘壁。兩年半來,在包括台灣在內的國際各方協助下,總統府前的難民營已經清除,海地人民逐漸重拾過往生活。
2010年1月12日傍晚的大地震,讓距離震央利奧甘尼(Leogane)約25公里的太子港災情慘重,到處可見倒塌的房舍,連同總統府在內,海地政府大樓幾乎無一倖免。
歷經兩年半的重建,太子港內雖仍有少數尚未重建房舍,但多數已經翻修,居民的生活也大致恢復。
為了安置無家可歸的災民,各國人道團體提供帳棚,讓災民有個擋風避雨的窩,但由於人數太多,太子港成了全球最大的露營區,每一處空地都搭滿帳棚。
雖然能暫時容身,帳棚區內的衛生環境、生活品質與安全都是大問題,也妨礙太子港重建。
中華民國紅十字總會與外交部共同資助興建的希望村,就是為了解決災民安置問題的重要工程。這個可以容納200戶的希望村,不僅提供災民長期住所,也一併解決太子港人口過於集中的問題。
(中央社記者江今葉海地太子港20日專電)前年初一場規模7.0的地震,讓海地首都太子港到處斷垣殘壁。兩年半來,在包括台灣在內的國際各方協助下,總統府前的難民營已經清除,海地人民逐漸重拾過往生活。
2010年1月12日傍晚的大地震,讓距離震央利奧甘尼(Leogane)約25公里的太子港災情慘重,到處可見倒塌的房舍,連同總統府在內,海地政府大樓幾乎無一倖免。
歷經兩年半的重建,太子港內雖仍有少數尚未重建房舍,但多數已經翻修,居民的生活也大致恢復。
為了安置無家可歸的災民,各國人道團體提供帳棚,讓災民有個擋風避雨的窩,但由於人數太多,太子港成了全球最大的露營區,每一處空地都搭滿帳棚。
雖然能暫時容身,帳棚區內的衛生環境、生活品質與安全都是大問題,也妨礙太子港重建。
中華民國紅十字總會與外交部共同資助興建的希望村,就是為了解決災民安置問題的重要工程。這個可以容納200戶的希望村,不僅提供災民長期住所,也一併解決太子港人口過於集中的問題。
▼2則網友回應▼
-
Yahoo!奇摩使用者 • 2日7小時前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