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載-地方新聞-追逐夢想 遊子閻華闖異鄉

台灣立報 - 2012年8月23日 下午10:05
相關內容 放大顯示追逐夢想 遊子閻華闖異鄉
【記者張舒涵台北報導】讓孩子適性發展、自主學習是理想的教育模式,然而,在升學競爭之下,多數學生在考卷中迷失對未來的想像,對生活態度和夢想能有多少堅持?21歲的閻華懷抱一身夢想,高中時隻身從花蓮飛往美國,高中畢業又飛往香港求學。樂於服務的他曾榮獲布希總統志工服務獎、花蓮縣學校優秀青年、保信德青少年志工菁英獎。服役後,推甄上台灣清華大學、台灣大學、北京清華大學、香港大學,最後他選擇負笈香港尋找夢想,即將升上香港大學機械系二年級。
出生於台北的閻華是喝著花蓮的水長大的孩子。國中起,離鄉背景到花蓮唸書,畢業前,碰巧看見佈告欄張貼交換學生獎學金訊息,經過兩次考試,取得了進入美國的門票。當時的高中為他保留在校名額,讓他前往美國當交換生。在媽媽的鼓勵下,他花了4年整理自己在美國求學的記錄,寫成《少年,要胸懷大志》一書。求學歷程精彩豐富、習慣自主學習的閻華,帶著靦腆的笑容坦承:「我這個人其實很無聊,只是很踏實的過每一天而已!」
父母的期待:做有意義的事
閻華出身平凡家庭,媽媽是報社主編,爸爸是從事印刷業的台商。媽媽從他幼稚園就注重品格教養,盡可能陪伴度過學前時光。上國小之後,父母訓練他學習獨立自主,打理好生活大小事,為行為負責。2年級開始,他就開始照顧妹妹,替妹妹張羅早餐,早熟而獨立。
閻華的課業一直保持中上,父母不特別重視成績,也不逼他念書,最在乎有沒有正確的生活態度。他記得國小時,有次妹妹的鞋子不小心掉入雞湯裡,他們隱瞞不說,被爸爸發現後,要他們罰跪,這是極少數被處罰的經驗。因為家人長期投入志工服務,他們對閻華的期待,就是希望他能做有意義的事。
閻華對英文的啟蒙很晚,國小高年級時,他連「One、Tow、Three」都不會寫,英文單字考試常掛零,得過且過。直到有一次跟媽媽出國旅行,才意識用英文溝通的重要性。回家後,他每天早上5點起床,土法煉鋼死背單字表;後來覺得成效有限,他要求父母讓他補英語,補了半年才慢慢上軌道;國高中時,他每天可讀完一本英文雜誌,自己摸索學英文的訣竅。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第二次補習是閻華從美國當交換學生回台後,由於數學成績較差,為了銜接課程,爸爸幫他請來數學家教老師補課,上了一個月數學課。他說,從小只要是自發性學習,就會學得不錯;因為當時對數學沒興趣,補了果然不見成效。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閻華在美國時接觸了來自巴西、秘魯、日本、泰國的交換學生,英文成為共同語言;回國後,他的多益成績考到將近滿分970分的高分成績。
從小對公平特別敏感的他,在美國當交換學生期間,開始思考,自己如此幸運地取得獎學金成為交換生,應當有什麼使命?閻華認為,在熟悉的環境會有依賴性,人在異國時,環境迫使他更有機會思考,自己可以為社會做點什麼。
為台灣偏鄉學童募英
▼1則網友回應▼
  • SW  •  14小時前
    One, "Tow", Thre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onews 的頭像
    gonews

    gonews - 新聞速看&分享網友評論

    go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