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載-健康新聞-醫護五大皆空 衛署提限縮刑責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7月7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邱俐穎╱台北報導、王正寧/台北報導】
台灣醫師因醫療糾紛,「犯罪率」居世界之冠,平均每年就有卅六.七位醫師遭刑事起訴,高起訴率也讓年輕醫師不願投入婦幼內外及急診等五大科別。衛生署昨提出《醫療法》修正草案,大幅限縮醫事人員刑事責任範圍,若故意或明顯違反醫療常規且情節重大者,才需負起刑事責任。
另衛生署將推動病歷保全制度、電子病歷無法修改;建立訴訟外調解制度,並由醫師、律師雙專長者擔任諮詢人;建立義務辯護律師協助病人訟訴,並改革醫療鑑定制度,來保障民眾權益。
衛生署醫事處長石崇良昨上午出席法務部「醫療行為應否除罪化或過失責任應否嚴格化公聽會」表示,台灣醫療水準全世界有目共睹,但醫師犯罪率高卻也是世界罕見,我國醫師刑事起訴率是德國的九倍、日本的十三倍,美國的四百倍。
統計發現,台灣醫師遭刑事起訴的醫師中八成五是婦幼內外及急診科醫師,也影響年輕醫師不選高風險科別。
石崇良說,不論過失輕重皆論刑事責任,不僅衍生防禦性醫療,醫療生態更嚴重扭曲,成了「救醜不救命」。為改變醫療現況,衛生署提出《醫療法》修法,明確定義故意或明顯違反醫療常規且情節重大者,才負刑事責任,但不限制民眾訴訟權。
衛生署目前也擬具《醫事爭議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草案,預計下會期送進立法院
▼13則網友回應▼
  • 嘎搭哩家栽  •  8日前
    醫師動輒被告,法界也該負責。但法界亂象卻不該成為醫界豁免刑責的理由。
    這是司法實務的問題,是執行面的問題,關鍵在專家專業證詞的採納,而不是連殺人執照也發給醫師。
    • 嘎搭哩家栽 8日前
      日本相撲有個【刑司錯判】的典故,相撲裁判是佩刀的,而佩刀是用來在錯判時切腹之用,也就是裁判以佩刀警惕自己必須全心全意公正判決。試問台灣的法官有多少人有此決心? 倡導醫療免責的醫生是否也有此決心?
    • Zack 8日前
      哈哈哈哈,但問題是法官的自由心證,可以全面推翻醫事鑑定小組的任何一個專業意見啊~
    • Jay 8日前
      所以其實不是要豁免刑責,而是刑責判定嚴格化,並不如媒體說的那樣,醫界只想去刑化逃避責任,實際上國外不負刑責的不說,至少在判定刑責上,也通常都是重大或故意之行為才有責任,不是大小事件都送上法院訴訟,既浪費法界資源與人民的錢,也造成醫生進行防衛性醫療與五大皆空的狀況
  • Zack  •  8日前
    要告要改的應該是鬼島這些輸不起又凡事怪別人的鬼民才對啊 ~
  • 東皇太一  •  8日前
    醫生常被告,你們自己也該負很大的責任。不會為自己爭取該有的工作環境,被告死也活該
    美國的醫生一天看幾個病人,只要是醫界的人都清楚。我在美國去看個感冒一定要在診間花一個小時,想要早點回家醫生還不讓我走,硬是全套檢查做完,最後還花20分鐘向我解釋他剛才做了什麼。台灣的醫生呢?3小時的看診時間可以看上百個病人,你醫術多好,從來沒看漏什麼重要的病我才不相信勒
    全世界都差不多,媒體法界病人的仇醫心態永遠少不了。你們醫生要除罪化根本就沒人鳥你,多討人罵而已。
    如果醫生不能詳細的慢慢看病人,好好和病人談病情,被告的機會就是這麼高。健保和醫院的策略是討好病人,只要來醫院都可以有最好的服務,你們笨笨的醫生就概括承受,大家拼命多看,結果就是多被告。其實很多都是自己沒好好看病人及解釋,還想要除罪化,很好笑吧
    醫生現在該爭取的應該是限量,高單價的醫療才對。每個醫生都不接超過自己的安全標準的病人數,少收錢總比被告好吧。幾個月下來高層保証會重視你們這些笨醫生的意見。不過呢...這大概是不可能的事吧。從中國,菲律賓進口醫生在不遠的將來就會發生了。
    • 白皮 8日前
      你美國看一次醫生要花多少錢?
    • 東皇太一 8日前
      哈哈...談錢傷感情. 美國的醫療保險是可以向私人保險公司投保的. 在一定的額度下是不用付錢的哦...看你的保費而定. 當然還是比台灣的賤保貴好幾倍
      會來看這版的很多是台灣的醫生吧? 還是勸你那句話, 你們該爭的是限量, 高單價的工作環境, 才能降低你被告的機會. 而不是除罪化.
    • 欣欣 8日前
      醫生每個病人看1小時??20 分鐘?? 7 分鐘??
      你知道後面等的病人罵多兇嗎??
      台灣自己先教育自己的人民要有等待的美德吧!!!
  • Pg  •  8日前
    瞎搞咧,醫界跟教育界,認真的累到爆、混又囂張得爽到翻,你現在還給他特別法
  • 小明白  •  8日前
    立意良好,但光看平常詐領健保就可以預見,以婦產科來說,日後不知道有多無辜女嬰順勢被重男輕女的抹掉,還有200萬可以分。
    • 7日前
      你把極少數當全部,就是你不對了!
      話說回來,這樣的醫師也要有這樣病人配合才能撈啊。你講的是少數的特殊事件,不足作為這件新聞的評論基礎。
    • 小明白 7日前
      台灣年墮胎數恐達30-50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onews 的頭像
    gonews

    gonews - 新聞速看&分享網友評論

    go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