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載-地方新聞-立報犇報聯播:荷清苑書簡--不一般的思索,不一般的見識

台灣立報 - 2012年7月12日 下午7:51
文/吳國禎(北京清華大學物理系台籍教授)我和方遠先生相識的時間很短,才一年有餘,我們不僅不是同世代的,我們也不是同住在「一個」社會的,他在台灣,而我在北京。但是,我對方遠的感覺,猶是「似曾相識」的「忘年交」。
我說,我和方遠不住在同「一個」社會。然而,我對台灣的情況,還是熟悉的。我從小在台灣出生長大,直到大學畢業,當完了兵,才在41年前赴美國留學。而留學後,我就來到大陸的北京,在科學院和清華大學工作至今。離開台灣那麼多年,我對家鄉的情況難免生疏,只是由於近年兩岸往來的開通,使我能夠「溫故知新」,對台灣才又熟悉起來。然而,不可否認的是,40年來,台灣的世代輪替,今天台灣的年輕人和我們那個世代的年輕人在生活的環境,思維的方式,關心的議題方面,確實有著很大的不同。這本不足為奇的,因為社會是在演變的,不同的時、空條件,人們自然有著不同的意識。這在大陸,乃至美國,也是一樣的。
如此說法,可能也把一個社會歷史的演變太簡單化了,缺少了對一個社會歷史傳承的分析,缺少了對一個社會歷史脈搏的觀察。我們那一代的青年時期生活在所謂的「威權的時代」,現在的台灣年輕人,可能對之已感陌生。我們那一代的青年時期生活在兩岸對峙,兩岸隔絕的環境中。我們那一代的青年時期生活在一切,以美國為首、為標誌的氛圍中。我們那一代的年輕人的心理狀態是:在內(島內)受壓制(不論有意識,還是無意識),在外(美國)也缺少自我的意識。只是,我們那一代青年中,還是有一群能抓住了歷史的機緣,能在留學美國的時期,能大聲對「威權」說不,能對隔絕的兩岸關係說不,也敢於對一切以美國為首的意識形態說不。我們中的一些人敢於起來反對「威權」的統治,一些人敢於衝破阻絕來到大陸,一些人勇於對一切以美國為首的意識,重新做出審思。這一切的一切,真是一場波瀾壯闊的思想大解放!
40年後的台灣,沒
▼0則網友回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onews 的頭像
      gonews

      gonews - 新聞速看&分享網友評論

      go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