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載-政治新聞-20年後 女性有偶率不到3成
台灣立報 - 2012年9月2日 下午9:35
【記者史倩玲整理報導】晚婚晚生已經是現代社會的趨勢,而根據內政部推估,民國120年時,女性有偶率將降至3成以下,平均生育年齡將延至32.49歲。而依據經建會對人口變動數推計,民國120年的出生人數將僅有15萬2千人。
內政部指出,台灣人口老化指數持續升高,其中一項主因就在於低生育率。由於結婚為我國生育的要素,如果育齡婦女人數逐年減少,或婦女婚育年齡延後,都有能造成出生人數的縮減。也就是當一對夫妻越年輕結婚、越早開始生育,將有較大的機會,增加生育胎數,以提升生育率。
為瞭解我國婦女婚育年齡對生育胎數影響,內政部從戶政司出生登記申請表擷取民國79到81年、87到89年、96到98年,3個世代出生嬰兒的生母婚育年齡資料研究,觀察女性婚育變動狀況。研究結果顯示,從民國79年至98年的20年間,平均結婚年齡由23.35歲提高至26.27歲、平均生育年齡由26.67歲提高至29.45歲。其中生育第1胎的平均年齡由25.04歲提高至28.55歲,同時各世代的平均結婚年齡都與生育胎次呈顯著反比,也就是即結婚年齡較低者,生育胎次較高。
另外,根據民國96到98年出生嬰兒的生母教育程度狀況發現,生母學歷越高者,平均結婚年齡及生育年齡均較高,研究所以上者平均結婚年齡已達29.13歲,大專以上者平均生育年齡已超過30歲。其中生育第1胎的女性平均年齡,大專學歷者為29.39歲、研究所以上者為31.71歲。到[Yahoo!奇摩新聞]詳全文
內政部指出,台灣人口老化指數持續升高,其中一項主因就在於低生育率。由於結婚為我國生育的要素,如果育齡婦女人數逐年減少,或婦女婚育年齡延後,都有能造成出生人數的縮減。也就是當一對夫妻越年輕結婚、越早開始生育,將有較大的機會,增加生育胎數,以提升生育率。
為瞭解我國婦女婚育年齡對生育胎數影響,內政部從戶政司出生登記申請表擷取民國79到81年、87到89年、96到98年,3個世代出生嬰兒的生母婚育年齡資料研究,觀察女性婚育變動狀況。研究結果顯示,從民國79年至98年的20年間,平均結婚年齡由23.35歲提高至26.27歲、平均生育年齡由26.67歲提高至29.45歲。其中生育第1胎的平均年齡由25.04歲提高至28.55歲,同時各世代的平均結婚年齡都與生育胎次呈顯著反比,也就是即結婚年齡較低者,生育胎次較高。
另外,根據民國96到98年出生嬰兒的生母教育程度狀況發現,生母學歷越高者,平均結婚年齡及生育年齡均較高,研究所以上者平均結婚年齡已達29.13歲,大專以上者平均生育年齡已超過30歲。其中生育第1胎的女性平均年齡,大專學歷者為29.39歲、研究所以上者為31.71歲。到[Yahoo!奇摩新聞]詳全文
▼1則網友回應▼
-
特瑞利 • 5小時前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