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載-政治新聞-本報透視集----國軍弟兄:軍人節快樂!
中央日報 - 2012年9月3日 上午11:53
今天是「九三軍人節」,這個節日的來由與八年抗戰有關,但如同許多相關的節日,在歷史與社會變遷下,軍人節逐漸被人淡忘,做為「軍人」的榮譽感與尊嚴,似乎也成為一則古老的傳奇。然而,台灣之所以能夠過「不知兵戎」的安定生活,正是三軍的武力提供了一定的保護;此外,這些年,台灣許多天災現場都可見年輕官兵廢寢忘食投入救災、重建,成為人民的倚靠;可以說,軍人具有多重任務,為保家衛國勞心勞力。
各軍種本有不同節日,如「八一四」是空軍節,「雙十二」為憲兵節,「七七」是陸軍節等等。民國四十四年,國防部認為各軍種名稱種類繁多,無法彰顯「軍人節」的統一形象,考量國軍在八年浴血苦戰中,終獲最後光榮勝利的日子,即民國三十四年九月三日,二次大戰戰勝的國家,在東京灣接受日本的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為了紀念二次大戰期間死亡的將士軍官,抗戰勝利正代表國軍精神,亦同時包括各軍種節日的共同意義,因此,便制定以九月三日勝利紀念日為軍人節。
軍人節實施以來,早年「敬軍愛民」的觀念已深植民間。軍人的生活品質與各項福利政策和學習環境、生涯規劃等,都有一定的安排,讓軍人在良好的保障之下, 盡忠國家、保衛人民,在整個社會的發展中,發揮了很大的價值與功能。承平已久,很多人忘了和平是多麼珍貴,忽略了軍人的貢獻,甚至常常貶抑軍人;環顧周遭,不少國家常常處於動盪與紛亂,人民無法真正定下心來安居樂業,這樣,國家經濟、文化教育等,又怎麼
各軍種本有不同節日,如「八一四」是空軍節,「雙十二」為憲兵節,「七七」是陸軍節等等。民國四十四年,國防部認為各軍種名稱種類繁多,無法彰顯「軍人節」的統一形象,考量國軍在八年浴血苦戰中,終獲最後光榮勝利的日子,即民國三十四年九月三日,二次大戰戰勝的國家,在東京灣接受日本的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為了紀念二次大戰期間死亡的將士軍官,抗戰勝利正代表國軍精神,亦同時包括各軍種節日的共同意義,因此,便制定以九月三日勝利紀念日為軍人節。
軍人節實施以來,早年「敬軍愛民」的觀念已深植民間。軍人的生活品質與各項福利政策和學習環境、生涯規劃等,都有一定的安排,讓軍人在良好的保障之下, 盡忠國家、保衛人民,在整個社會的發展中,發揮了很大的價值與功能。承平已久,很多人忘了和平是多麼珍貴,忽略了軍人的貢獻,甚至常常貶抑軍人;環顧周遭,不少國家常常處於動盪與紛亂,人民無法真正定下心來安居樂業,這樣,國家經濟、文化教育等,又怎麼
▼1則網友回應▼
-
狗黨崩盤 • 37分前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