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載-地方新聞-要互利不要衝突 東海和平倡議受重視

全球中央雜誌 - 2012年9月3日 下午1:13
學者認為,馬英九總統提出「東海和平倡議」有助中華民國在釣魚台議題上不被邊緣化,並可提供各國發展「擱置爭議」默契的機制,讓釣魚台成為創造機會之島,而非衝突導火線。
東海相關島嶼的主權問題,一直是區域不穩定因素,總統馬英九宣示東海倡議,凸顯了尋求和平解決爭議是區域內相關國家不能迴避的責任,而中華民國願意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在今年8月5日中日和約生效60周年紀念活動上,馬總統首度拋出「東海和平倡議」,內容包括相關各方應自我克制,不升高對立行動;應擱置爭議,不放棄對話溝通;應遵守國際法,以和平方式處理爭端;應尋求共識,研訂「東海行為準則」;應建立機制,合作開發東海資源。
台日在釣魚台列嶼議題齟齬不斷,但多屬於漁業糾紛。直到今年初,日本東京都政府考慮買下釣魚台列嶼,挑動領土主權爭議的敏感神經,周邊情勢升高,連美方都頻頻出面關切與喊話。
東海情勢錯綜複雜,除了釣魚台、日本與南韓的竹島/獨島爭議,還有日本與俄羅斯的北方四島爭議,任何細微的變化,都牽動著美中兩大超強在島鏈上的政治和軍事利益。馬總統跨越主權議題,拉升制高點,以和平、對話、共享為基調,拋出東海和平倡議,此一戰略思維,相當受到矚目。
日本竊占釣魚台是史實
長期研究釣魚台議題的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國際法學研究中心研究員邵漢儀認為,日本官方宣稱1885年後,日本政府曾多次勘查釣魚台列嶼,並未發現中國控制的跡象,證實是無主之島,因此於1895年發布內閣決議,兼併釣魚台列嶼。但文獻指出沖繩知事自1885年沒有再調查過釣魚台,顯示日方說法有矛盾。
馬總統也曾經提過,中日在1895年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日本內閣在同年1月21日通過兼併釣魚台列嶼,但未通過天皇敕令發表,「實際上說它是竊占,一點都沒有脫離事實。」
對於日本逮捕14名港澳及大陸保釣人士,中華民國外交部除多次約見、召見日本駐台代表外,近日也拉高聲調,指稱日本「竊占」釣魚台,並呼籲日方理性克制,不要以片面作為影響中華民國對釣魚台列嶼的主權,也避免影響東海穩定和平情勢及台日友好關係。
在東海情勢有緊張化之際,馬總統拋出東海和平倡議,獲得不少國際上的肯定。日本雖然不願在主權上鬆口,但日本外相玄葉光一郎8月7日受訪時,一番「同意東海問題可存在多種合作方式,目前雖尚未具體化,並非沒有思考空間」的說法,顯見日本政府保留了彈性。
避開主權泥淖 和平倡議務實
美國國務院亞太副助卿梅健華(Kin Moy)則指倡議內容應屬正面。美國智庫學者容安瀾(Alan Romberg)則認為,馬總統並非在兩強間(中國大陸和日本)丟出主權問題,而是尋求務實的解決之道,遠離主權
▼4則網友回應▼
  • clausewize  •  3小時前
    自我感覺良好,只會噴口水的馬!
  • 小雀兒  •  3小時前
    這篇是政令宣導?
  • 費使  •  3小時前
    全宇宙..都重視了.......
  • 土血了  •  2小時57分前
    633各國相當重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onews 的頭像
    gonews

    gonews - 新聞速看&分享網友評論

    go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