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載-財經新聞-施振榮抱不平:年輕人沒舞台 張忠謀看問題:是人才沒轉型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8月8日 上午8:25
中國時報【李宗祐╱台北報導】
國科會第一次「科學技術諮議會議」昨聚焦台灣科技人才危機,面對各界質疑國內人才「一代不如一代」,智融集團董事長施振榮獨排眾議,為新生代打抱不平。他強調「我們現在都老了,才講沒有人才、一代不如一代,不但不公平,也是我們這一代的問題,因為我們沒有提供下一代可以發揮的舞台!」
施振榮指出,很多人都說台灣人才不足,「那是不對的」,台灣有很多年輕人都是很好的人才,關鍵在於沒有適當的機會,讓他們發揮所長。大家都認為國內人才培育最大的問題是「學用落差」,但人才要用了,才有價值。現在整個社會在政治運作下,把舞台做小了,都是往內看,產業沒有競爭力,年輕人也失去發揮的舞台。
施振榮強調,人才培育不只是學校和教育部的責任,家庭和社會也有責任。每個人在企業服務的時間,比在學校學習的時間還長,個人在學校學習基本教育後,企業就要「用」才,把員工訓練成更優秀的人才,扛起更多的責任。政府也應以租稅優惠等
國科會第一次「科學技術諮議會議」昨聚焦台灣科技人才危機,面對各界質疑國內人才「一代不如一代」,智融集團董事長施振榮獨排眾議,為新生代打抱不平。他強調「我們現在都老了,才講沒有人才、一代不如一代,不但不公平,也是我們這一代的問題,因為我們沒有提供下一代可以發揮的舞台!」
施振榮指出,很多人都說台灣人才不足,「那是不對的」,台灣有很多年輕人都是很好的人才,關鍵在於沒有適當的機會,讓他們發揮所長。大家都認為國內人才培育最大的問題是「學用落差」,但人才要用了,才有價值。現在整個社會在政治運作下,把舞台做小了,都是往內看,產業沒有競爭力,年輕人也失去發揮的舞台。
施振榮強調,人才培育不只是學校和教育部的責任,家庭和社會也有責任。每個人在企業服務的時間,比在學校學習的時間還長,個人在學校學習基本教育後,企業就要「用」才,把員工訓練成更優秀的人才,扛起更多的責任。政府也應以租稅優惠等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