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載-生活新聞-民俗活跳跳 少年ㄟ也瘋狂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8月31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執筆╱江慧真】
這一、二十年因本土意識抬頭,提高了大家對傳統民俗的興趣與了解,慢慢形成一種年輕人的認同和流行文化,並帶動文創產業的商機。
素有「學界媽祖婆」之譽的慈濟大學宗教所教授、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林美容觀察,民俗信仰的元素近年愈來愈夯,年輕的研究生強調自己是「媽祖迷」,因為成為「媽祖迷」是一件很跟得上流行的事。
傳統民俗信仰上的神明、神將或神鬼角色,因造型活潑有其文化特色,吸引年輕人喜歡、自動自發去研究或參與,有許多年輕人參與誦經團、神明會、法仔陣等愈來愈普遍。她正進行一個國科會研究計畫「民間宗教的創新性發展」,對全台民間信仰新現象進行田野調查。
她指出,台灣的傳統信仰和漢人移民史有高度關係,不少「祖佛仔」、「開基神明」多是先民渡海時攜帶而來,為求心理平安,先民攜帶神明香火袋或小尊神像,船上奉祀「船仔媽」媽祖,平安抵台後繼續奉祀保平安,流傳至今成為民間信仰與社會習俗。
「媽祖遶境」這兩年已跳脫宗教層次,成為
這一、二十年因本土意識抬頭,提高了大家對傳統民俗的興趣與了解,慢慢形成一種年輕人的認同和流行文化,並帶動文創產業的商機。
素有「學界媽祖婆」之譽的慈濟大學宗教所教授、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林美容觀察,民俗信仰的元素近年愈來愈夯,年輕的研究生強調自己是「媽祖迷」,因為成為「媽祖迷」是一件很跟得上流行的事。
傳統民俗信仰上的神明、神將或神鬼角色,因造型活潑有其文化特色,吸引年輕人喜歡、自動自發去研究或參與,有許多年輕人參與誦經團、神明會、法仔陣等愈來愈普遍。她正進行一個國科會研究計畫「民間宗教的創新性發展」,對全台民間信仰新現象進行田野調查。
她指出,台灣的傳統信仰和漢人移民史有高度關係,不少「祖佛仔」、「開基神明」多是先民渡海時攜帶而來,為求心理平安,先民攜帶神明香火袋或小尊神像,船上奉祀「船仔媽」媽祖,平安抵台後繼續奉祀保平安,流傳至今成為民間信仰與社會習俗。
「媽祖遶境」這兩年已跳脫宗教層次,成為
▼0則網友回應▼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